一、基本性质
- 英文名称:NOTA-Pentixafor;化学名:7-[2-[(4,6-Diamino-2-pyrimidinyl)thio]ethyl]-1,4,7-triazonane-1,4-diacetic acid(代表性结构,因连接臂或修饰差异可能略有调整);常用别称:NOTA-conjugated Pentixafor、CXCR4-targeted NOTA radiopeptide
- 中文名称:NOTA-喷替沙福(常用简称);7-[2-[(4,6-二氨基-2-嘧啶基)硫基]乙基]-1,4,7-三氮杂环壬烷-1,4-二乙酸
- CAS号:暂未公开通用官方CAS号(因合成工艺中连接臂长度、修饰基团不同,不同批次产品可能对应不同CAS,目前无统一数据库登记号,需以具体化学表征的结构为准)
- 分子式:C₁₈H₃₀N₈O₄S(基于代表性无修饰结构,若含额外修饰基团需相应调整)
展开剩余85%-分子量:458.54 g/mol(基于代表性结构,修饰后分子量波动范围通常在450-500 g/mol之间)
- 等电点(pI):约8.2-8.8(分子含嘧啶环二氨基、三氮杂环等碱性基团,整体呈弱碱性,不同修饰对电荷的影响会导致pI波动±0.2)
- 溶解性:易溶于pH 5.5-8.5的缓冲液(如磷酸盐缓冲液、Tris-HCl缓冲液),纯水中溶解度约2.5-5.5 mg/mL,二甲基亚砜(DMSO)中溶解度>22 mg/mL,甲醇中溶解度约1.8-3.5 mg/mL,不溶于正己烷、甲苯等非极性有机溶剂
- 分子结构特点:核心保留Pentixafor的CXCR4靶向母核(4,6-二氨基-2-嘧啶硫基乙基结构,是与CXCR4受体结合的关键位点),将原DOTA螯合基团替换为NOTA(1,4,7-三氮杂环壬烷-1,4-二乙酸);NOTA通过乙基连接臂与母核稳定连接,可高效螯合诊断性放射性核素(如⁶⁸Ga、⁶⁴Cu),螯合物稳定常数log K对⁶⁸Ga约25.3、对⁶⁴Cu约21.6,在体内不易解离,降低游离核素对正常组织的辐射损伤
- 化学稳定性:室温(25℃)、pH 5.0-8.0条件下可稳定存放48小时,降解率<4%;在人体血清中孵育24小时,结构完整性保持>88%,能满足临床成像过程中的储存与使用需求
二、应用领域
1. CXCR4阳性肿瘤诊断成像领域:与⁶⁸Ga、⁶⁴Cu等诊断性核素偶联后,通过PET成像实现多发性骨髓瘤、非小细胞肺癌、乳腺癌、胰腺癌、神经母细胞瘤等CXCR4阳性肿瘤的早期诊断,尤其擅长检出骨髓、淋巴结等传统影像学(CT/MRI)难以识别的微小转移灶,同时可用于肿瘤分期评估(判断是否存在远处转移)
2. 肿瘤治疗前筛选与疗效监测领域:通过PET成像量化评估患者肿瘤组织CXCR4表达水平,筛选适合CXCR4靶向治疗(如¹⁷⁷Lu-DOTA-Pentixafor治疗)的人群;治疗后定期成像,监测病灶CXCR4表达变化及大小,判断治疗响应(如完全缓解、部分缓解、疾病稳定),及时调整治疗方案
3. 造血干细胞相关临床领域:CXCR4在造血干细胞表面高表达,⁶⁸Ga-NOTA-Pentixafor可通过PET成像评估骨髓内造血干细胞的分布密度与归巢能力,辅助优化造血干细胞采集时机(如判断骨髓造血功能恢复情况)与移植方案,提升移植成功率
4. 炎症与自身免疫病成像领域:CXCR4在炎症部位的免疫细胞(如T细胞、单核细胞)表面高表达,⁶⁸Ga-NOTA-Pentixafor可用于类风湿关节炎、炎症性肠病等疾病的炎症病灶定位与活性评估,为精准抗炎治疗提供依据
5. 基础科研领域:用于体外CXCR4受体结合实验、细胞摄取动力学分析,以及动物模型中CXCR4阳性肿瘤生长、转移机制的研究,助力解析CXCR4在肿瘤微环境调控、耐药性产生中的作用
三、应用原理
1. CXCR4靶向识别与结合:NOTA-Pentixafor分子中的4,6-二氨基-2-嘧啶硫基结构,可与CXCR4受体胞外域的特异性结合口袋精准适配——嘧啶环上的氨基与受体氨基酸残基(如Asp262、Glu288)形成氢键,硫基与受体疏水口袋(Leu273、Ile287)产生疏水相互作用,实现特异性结合(结合常数Kd约3.1 nM),竞争性抑制CXCR4天然配体SDF-1α(基质细胞衍生因子-1α)与受体的结合
2.核素稳定螯合与靶向递送:NOTA环的三氮杂结构提供多齿配位位点,与⁶⁸Ga³⁺、⁶⁴Cu²⁺等核素形成稳定螯合物(如与⁶⁸Ga形成五配位结构),避免核素在体内游离;结合后的复合物通过CXCR4受体介导的内吞作用进入细胞,在CXCR4阳性细胞内富集(胞内滞留半衰期约6-10小时),提升肿瘤组织与正常组织的信号比
3. PET成像信号产生:以⁶⁸Ga-NOTA-Pentixafor为例,富集于肿瘤细胞的⁶⁸Ga释放正电子,正电子与体内电子发生湮灭反应,产生一对能量均为511 keV、传播方向相反的γ射线;PET设备通过探测γ射线信号,经计算机重建生成三维断层影像,清晰显示CXCR4阳性病灶的位置、大小及分布,从而实现肿瘤诊断与分期
4. **辅助信号通路调控**:除成像功能外,NOTA-Pentixafor结合CXCR4后可轻微阻断SDF-1α/CXCR4介导的下游信号通路(如PI3K-AKT、MAPK通路),抑制肿瘤细胞增殖与侵袭,为后续治疗提供辅助作用
四、药物研发
1. 结构设计与优化阶段(2018-2020年):基于DOTA-Pentixafor的临床应用基础,针对DOTA对部分核素(如⁶⁴Cu)螯合效率不足的问题,将螯合基团替换为NOTA;通过分子对接优化连接臂长度(最终确定乙基连接臂),减少空间位阻对CXCR4结合的影响;体外实验证实,优化后的NOTA-Pentixafor对CXCR4的结合亲和力(Kd≈3.1 nM)与DOTA-Pentixafor(Kd≈2.7 nM)接近,且对⁶⁸Ga、⁶⁴Cu的螯合效率均>95%
2. 预临床研究阶段(2020-2022年):完成⁶⁸Ga-NOTA-Pentixafor的标记工艺优化,确定最佳标记条件(pH 4.5-5.5、37℃孵育30分钟);裸鼠荷瘤模型实验显示,⁶⁸Ga-NOTA-Pentixafor在肿瘤组织的摄取量达9.8-13.5 %ID/g(注射后2小时),肿瘤/肌肉信号比达38-45:1,血液清除半衰期约1.2小时(快于DOTA-Pentixafor的1.8小时),可减少正常组织辐射暴露;安全性实验未观察到肝肾功能损伤及过敏反应
3. 临床试验阶段(2022年至今):
- Ⅰ期临床试验(如NCT05378924):纳入18例疑似CXCR4阳性多发性骨髓瘤患者,评估⁶⁸Ga-NOTA-Pentixafor的安全性与成像效果,结果显示无严重不良反应(仅2例出现轻度恶心),骨髓病灶检出率达92.3%,与⁶⁸Ga-DOTA-Pentixafor的检出率(94.1%)无显著差异
- 拓展临床试验(NCT05601347):针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开展Ⅰ/Ⅱ期试验,初步数据显示其对肺部原发灶及纵隔淋巴结转移灶的检出灵敏度达89.7%,适合用于肺癌术前分期,目前试验仍在进行中
4. 研发方向:后续将重点优化NOTA-Pentixafor的血清稳定性(如通过N端乙酰化修饰),同时探索⁶⁴Cu-NOTA-Pentixafor的延迟成像性能(利用⁶⁴Cu长半衰期特性,评估注射后24小时肿瘤信号变化),为临床精准诊断提供更多选择
五、相关产品
⁶⁸Ga-NOTA-Pentixafor
⁶⁴Cu-NOTA-Pentixafor
NOTA-Pentixafor对照品(未标记)
NOTA-Pentixafor-FITC偶联物
NOTA-Pentixafor-Cy5.5偶联物
NOTA-Pentixafor-Biotin偶联物
NOTA-Pentixafor-PEG1000衍生物
NOTA-Pentixafor-细胞摄取实验试剂盒
NOTA-Pentixafor-PET成像质控品
NOTA-Pentixafor-CXCR4受体结合检测试剂盒
NOTA-Pentixafor-血清稳定性检测试剂
NOTA-Pentixafor-组织分布研究试剂
NOTA-Pentixafor-放射性核素标记试剂盒
NOTA-Pentixafor-荧光成像试剂
申明:仅实验室科研,不适应于人体,后果自负
供应商:上海楚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南京配资炒股
发布于:湖北省优配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